同富小康工作人员在采购贫困群众的西红柿
近日,河南镇平县城关镇居民陈爽刚下班,她昨天晚上通过“同富小康”公众号订的5公斤白桃,已经到了家门口。“东西物美价廉,既省了时间,还献了爱心,特别好。”她告诉记者。
这批桃来自玉都街道白河村,几天前还挂在贫困户杨奇照的果树上。去年这个时候,老杨还在销路发愁,今年一问,老杨乐了,说还没摘呢就预订完了。“多亏了县里搞的‘同富小康’,不然我现在还推着车满街转哩。”
两人赞不绝口的“同富小康”,是2017年镇平县政府和该县嘉豪公司联合出资建成、县政府控股的电商扶贫平台。但与传统电商扶贫不同,“同富小康”服务的“甲乙”双方更加“精准”:客户是十多万城区市民,产品则主要是瓜果蔬菜、米面粮油等本地农产品,大部分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。
在县城东部的大数据研发中心里,记者一睹平台“真容”: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大厅里,十多名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地监控着;24块LED屏组成的大屏幕上,实时更新着用户下单、产品价格、投递情况等信息。据介绍,截至当天,“同富小康”平台交易额已达1359万元,上千名贫困群众从中受益。
“这是‘区块链’技术的一种运用,把电商扶贫变成了消费扶贫,用市民消费需求帮助农产品‘去库存’,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,从而稳定脱贫。”镇平县委书记李显庆告诉记者。
张林镇的杏李、高丘镇的西红柿、玉都街道的白桃……今年以来,利用“同富小康”平台,该县将数起潜在的“滞销危机”化解于无形。“平台上留有24小时值班电话,贫困群众遇到销售难,随时可以与我们的团队联系并获取帮助。”“同富小康”平台负责人高振博说。
电商的关键,在于用户体验。如何让市民需求与农产品无缝对接?“同富小康”不仅建了自己的仓库,还配齐了物流队伍,这又为20多名贫困户解决了就业岗位。记者到占地600平方米的“同富小康”仓库里参观时,石佛寺镇朱沟村贫困户何有军正忙着盘点。“今天光蔬菜就送出去5000多斤。”他说,早上5点开始分拣,8点半送货,11点前结束工作开始盘点。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。
盘活农村资源,链接城市消费,今年春节前夕,“同富小康”举办的消费扶贫年货节开幕即火爆,受到社会各界追捧。运营至今,消费扶贫理念已在当地深入人心,截至目前,“同富小康”平台活跃注册用户达到9.6万人。与此同时,阿里巴巴、京东、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平台,也纷纷与之衔接,加入了消费扶贫的大军,让镇平的特色产品迅速销往全国各地。
除此之外,“同富小康”还被给予了更多的期盼。“我们在分析电商平台信息的基础上,得出消费者消费习惯、农产品销售情况,通过‘以销定产’等,引导贫困户调整产业项目和种养殖结构,从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县域经济发展。”李显庆说。今年上半年,“同富小康”已在雪枫街道小西营村流转土地1000亩发展绿色生态农业,尝试通过示范带动,引导和鼓励更多贫困群众搭上现代农业的“快车”,加速脱贫步伐。
[责任编辑:王远]